赵心瑜,新闻传播学院2024届毕业生,修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与社会学双学位,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平均学分绩位列专业第一,获国家奖学金(入选《人民日报》获奖学生代表名录)、人民网奖学金、“校长奖”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参与两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三篇。实习期间,获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是全国获奖人员中唯一在校大学生。
一、眼里有光,以奋斗成就榜样学子
四年前初入华师,赵心瑜和其他同学一样,怀揣着对于大学生活的懵懂认识和青涩向往,按部就班地开始。在学院完善的朋辈引导机制下,赵心瑜加入学院新闻传媒中心采编部担任见习记者,在班级中担任团支书职务。在学生工作和校园新闻实践中,赵心瑜意识到优质的新闻需以广博的学问作为基础。
追求博雅学识,赵心瑜修读双学位,积累广博的知识储备。在主修专业新闻传播学中,她大三学年专业成绩与综合成绩均为年级第一。在辅修专业社会学中,她尽力拓展知识面,阅读专著超50本,积累完善理论储备。
提升问题意识与写作能力,赵心瑜尝试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先后参与了两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并撰写发表三篇学术论文。赵心瑜认为,撰写学术论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过程是非常相似,都要求笔者具备敏锐发现问题的目光,仔细搜集材料的能力,以及分析材料、论证观点的写作技能。但是学术研究往往对研究者的理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记者是以报道参与解决社会问题,那研究者就需要以理论关照社会现实。”赵心瑜这样说。
赵心瑜参与社会调研
在此基础上,赵心瑜深耕专业,扎实掌握全面的技能。在我院开设的十余堂新闻实务课堂中,她掌握了新闻采写编评的基本方法,产出人物通讯、深度报道20余篇,超5万字。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在学院新闻传媒中心采编部,赵心瑜从见习记者成长为部长。她在日常活动中采写“好记者讲好故事”的校园之行,在冬令营中讲述家乡优秀基层党员的动人故事,在武昌区“楚项风华”项目中传播“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历史回响,前后采写并编辑稿件超30篇,字数超3万字。
赵心瑜采编部工作照
“关注当下,主动尝试”这是赵心瑜在专业学习中始终奉行的法则。比起为过去的失误后悔、为未来的迷茫焦虑,她更愿意抓住具有无限行动力和可能性的当下。与此同时,只有勇于打破自身认知和能力的边界,不断尝试、敢于试错,才能在一次次的探索中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赵心瑜也参与海外交流,在此过程中传播中华优秀文化。2022年7月,赵心瑜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暑校,于人文与社会科学院主修媒体与公共关系。为非遗文化“武汉汉绣”制定全球传播创意方案,获得广泛认可,以最优成绩顺利结业。2022年8月,她作为国际志愿者,对口斯里兰卡地区线上支教,累计贡献课时30节,辐射学生超400人,弘扬中华文化、传递桂子精神。“以自身的认知为基准,天地便不过是尺寸之间。然而,要摈弃自己的狭隘认识,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个答案,便是她所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博雅”学识。
二、脚下有泥,以实践履行新闻担当
赵心瑜很早就想参与更真实的新闻实践,虽然一直尝试投递简历,但很少有媒体愿意接收刚大二的学生。就在一封封拒信中,机会悄然来临。2021年9月,赵心瑜作为采编部记者参与了2021级学生的新生入学主题教育,而那场讲座的主人公便是她从大一时就钦佩的记者——《长江日报》高级记者田巧萍老师。
“我大一时候就通过讲座了解到田老师在疫情期间的采访报道和过程,深受感动。于是,当时知道田老师再次受邀讲座的时候,我放下手头一切任务,立刻参与了这场活动。”活动结束之后,赵心瑜跟随田老师,紧紧追了出去。“我向田老师反复表达了希望参与实习、自我学习成长的强烈意愿。幸运的是,田老师愿意给我这个‘小学妹”一个机会”。
赵心瑜和田巧萍老师的合照
也是自那时候起,赵心瑜用长达14个月的新闻实践见证新闻温度、文字力量。自2021年10月起,她进入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特稿中心实习。在此过程中,赵心瑜参与搜集资料、文章写作等工作,参与特稿14篇,字数超5万字,全网浏览量超9千万,选题涉及宠物殡葬、安宁疗护、电子烟、职业陪诊等,被人民网、光明日报等国家媒体转载。
在广阔的社会现实中,赵心瑜始终践行新闻的人文关怀。观察到大学生吸食电子烟现象后,她前往光谷展开实地调查,披露电子烟店铺在推广、销售中的隐蔽违规行为……这些赤脚跑出来的新闻,记录了她亲眼目睹的芸芸生活、亲耳倾听的世情百态,彰显着名为“党员”与“记者”的忠诚与担当,而后续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报道《痛心!协和专家:在兴趣班学的这个动作已致1000多名中国孩子瘫痪》也出自这段实习。“帮助田老师完成这篇报道的过程中,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名为‘新闻’与‘记者’的使命和能力——我们不仅能用报道揭露社会问题,更能倾尽全力,推动解决社会问题。”
万忆院长为赵心瑜颁奖
这篇报道在长江日报公号上点击量达10万+,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达5300万。后续同时被多家媒体转发,亦有多家媒体进行了跟进报道。随后,武汉市社会科学院专门成立研究团队,从“下腰瘫”现象切入,研究“双减”之后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综合治理。半年后,新华社该报道和部分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内参形式进行上报,时任国务院负责同志进行了批示。不久前的11月11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舞蹈等体育艺术类校外培训安全提醒》,联合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安全守护”专项行动。“至此,回看报道成文、推广中的困难与坚持,我更深刻感受到华师新闻人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守护一代代儿童的时代使命。”
赵心瑜坦言,参与社会新闻,她最大的收获是“人民情怀”和“谦逊心态”。“华师校园是一个很理想的很纯粹的环境,但是在新闻实践中,我们能看到更多人丰富多样的人生姿态,能体会到他们积极生活的智慧、实现梦想的坚持和坚定自身价值的韧劲。那时候我才意识到,真正的力量来自于群众、来自于人民。”而这,也是她以“忠诚”品格始终践行的“记者使命”。
三、心中有情,以感恩传递成长经验
回看桂子山上的生活,赵心瑜始终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回想新闻传播学院的四年学习,赵心瑜最常说的词是“感恩”。
“无论是学术探索,还是新闻实践,我都在起步阶段遇到了很好的引路人,也都在焦虑迷茫的时刻有挚友和师长陪伴帮助。”
赵心瑜参与党日活动
大一下学期,赵心瑜在班主任黄月琴老师的建议下,开始修读社会学专业。也是在那个阶段,她带着笔记本,第一次进入黄月琴老师的读书会,在每周一次的读书会上,她一次了解了诸多概念和学者……就这样,赵心瑜跌跌撞撞地闯进了名为“学术研究”的世界。
“我用了未来很久的时间去读‘复旦新闻与传播译库’那套书,虽然一直没有完全读懂,但是在懵懂之中慢慢建立起对于某个研究方向的兴趣和观点,这成为我保研期间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最关键优势。”在后来的时间里,赵心瑜每逢迷茫焦虑,黄老师也总会适时给出建议、提供帮助。
在新闻实践中,田巧萍老师是赵心瑜终身的老师。“从田老师身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新闻技能,更是终身学习、奋斗不息的坚毅品格。”反复揣摩田老师选择的新闻选题,她逐渐对于新闻价值有了更切实的认知;而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田老师也手把手教她如何在新闻写作中谋篇布局、安排线索……“我曾和田老师共同采访一位戒烟成功的老人,那一次田老师给我机会,让我主要提问。一开始我很紧张,对照着采访提纲一条一条问,后来田老师参与进来,在我提问的基础上适时加入反问、追问等形式,一瞬间我就感觉到内容更丰富了,采访开始富有生命力。那实在是一场生动的新闻实践课程!”
桂子山求学期间,赵心瑜也焦虑迷茫过,但幸运的是,总有挚友陪伴身旁,总有学院各位领导老师给她继续坚持的底气。“保研期间压力很大,但我参与的几个面试,结果都很好,收获了对方老师的夸赞和靠前的排名。那时候给我自信的,是三年来学院扎扎实实给我的培养,是“推荐意见”那一栏夏书记写的长长的推荐语,是每次去学院签字盖章,程书记、万院长送给我的祝福……”
被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继续读研后,赵心瑜先后获得了2023年度校长奖、人民网奖学金等荣誉,但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她始终常怀感恩之心,牢记入党誓言中的初心与使命,将对学院人才教育、支部长期培养的感激之情变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通过举办分享会,赵心瑜将自己的成长经验传递下去,为学弟学妹答疑解惑、提供帮助。在和大一新生的面对面交流中,赵心瑜主动展示了自己四年来的时间规划,提示同学们把握机会、投身实践,并就每位同学的问题给出了切实具体的解决方案。感受到大二学生的焦虑情绪,赵心瑜在晚点名时为同学们纾解压力,鼓励同学们放下思想包袱,尽情创造价值。与此同时,赵心瑜还从奖学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询问统计同学们的需求,为学院捐赠著作超过30本,丰富同学们的课外阅读资源。从课程学习中的困惑,到作品投递时的信息匮乏,面对同学们的日常求助,赵心瑜始终不遗余力地尽力提供有效建议。她记得自己不仅仅是一名学子,更是一名团支书,服务意识和感恩之心是组织的要求,更是一名党员记者的行事准则。
知不足以奋进,望远山而前行。桂子山三年对于赵心瑜而言,是寻找目标、坚定信念的三年,是热心实践、厚植情怀的三年,更是激扬精神、接续奋斗的三年。她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博雅学识,在新闻实践中锤炼忠诚品质,未来,她也将于时代大潮中继续砥砺前行,铭记母校培养,不断彰显华师新闻人的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