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开发事业和海上斗争形势发展,我们面临的海上威胁和过去大不相同,需要对付具有远战能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舰载航空兵。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海军的实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中国的海疆辽阔,却只有中小型舰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和要是发生战事,却只能望洋兴叹。”
这是原海军司令员刘华清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写下的一段话,是上个世纪80年代海军现实情况的真实写照。事实上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沿海就屡遭西方列强蹂躏,中国的海防被称为“有海无防”。
而解放军海军部队则诞生在炮火连天的时代中,1949渡江战役前,在接收了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的基础上,解放军海军部队建立起来。当时满目疮痍的国家根本没有建设舰艇船舶的能力,人民海军建立之初只能以杂旧舰船、商船、渔船为主应付作战需要。
(起义的原国民党“永绥号”)
在国内没有工业生产能力的现状下,海军只能向国外购买舰艇,但当时中国一穷二白,拿不出足够的外汇储备来购买军事装备。1949年底毛主席访问苏联的时候,特别向苏联政府贷款1.52亿美元用来购买海军装备,但随后朝鲜战争爆发,这笔贷款挪作他用,海军首次购买装备的计划就此搁浅。
为了解决海军发展急需的军事设备和技术,毛泽东先后两次给斯大林写信,时任海军司令肖劲光也两度访问莫斯科,终于在1953年和苏联签订了《关于海军交货和关于在建造军舰方面给予中国以技术援助的协定》,通过协定海军从苏联购得舰艇137艘,拥有了第一批具有真正战斗能力的装备。
但之后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和国内政治的波及,海军的发展又出现了停滞。上世纪70年代,台湾海军对于台湾海峡有着制海权优势,大陆地区的民用货轮的航线需要绕过台湾海峡,当时的中国海军仅能守卫12海里的领海线。
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国国防科技及船舶军事工业发展再次走向正轨,再加上当时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先进装备和技术,中国海军拥有了一定远洋战斗力的舰艇,具备了初步的远洋作战能力。
(80年代的中国海军)
海军有了进行近海防御的能力,可是对于中国近海之外的其他海域却只能望洋兴叹,中国海军要想有远洋作战能力,必须要有自己的大型舰艇,海军的“航母梦”就此诞生。
因为没有建造和使用航母的经验,一切只能从零开始,可掌握航母建造技术的西方国家并不愿意看到中国拥有自己的航母。1997年中国购买法国的退役航空母舰克莱蒙梭号的计划,就是因为政治原因终告失败。
而中国政府或者企业从别国手中购买的退役航空母舰,无一不是被拆毁的面目全非。1985年购买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1996年又购买了前苏联的基辅号和明斯克号航空母舰,1998年又通过民间企业购买了瓦良格号,这些船只均被大幅破坏,舰上所有的军事装备都被拆除,有的甚至连动力装置也被拆除。
1998年香港商人徐增平以2000万美元拍卖中标瓦良格号及其全套设计图纸,当 “瓦良格”号航母离开黑海造船厂运返中国大陆时却受到土耳其政府的阻挠,土政府以航母吨位过大有碍航运为由禁止“瓦良格号”通过海峡。在土耳其海峡逗留两年之久,直到2002年提供高达10亿美元的保证金后才方获准利用拖船将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拖回中国大连。
(瓦良格号)
2005年起大连造船厂对其进行续建及改造,经过长达7年之久的建设、改造,海军科研人员用1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需要30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15名工作人员因公殉职,才有了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出现。
如今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海军的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舰艇船只和军事设备的科技水平和数量吨位都位居世界前列。在索马里护航、叙利亚撤侨等重大事件中都出现着中国海军的身影,海军也从浅蓝走向深蓝、从近海走向远洋,是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海上力量。
(海军第一批索马里护航编队)
2018年4月12号,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在南海举行,新时代的海军接受了习主席的检阅。48艘战舰、76架飞机和1万余名官兵参加检阅,航空母舰“辽宁号、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052D导弹驱逐舰和大型登陆舰首次出现,在所有参加检阅的船只中有一半是最近五年间列装服役,人民海军的发展成果举世瞩目。
现代战争已经成为科技的战争,不仅是海军整个军队都在向现代化军队的目标在迈进,军事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军队也需要更多具有高知识水平的热血青年的加入。加入军队,不仅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选择,也是对自己意志、品格、身体、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塑造。如今2018年的征兵正在进行,符合条件的青年要把握机会,响应祖国号召,为自己的人生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