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动力所副所长李建榕(资料图)
蓝天下绽放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中航工业动力所副所长李建榕
2010年1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李建榕作为“太行”发动机主要研制技术负责人之一,走上领奖台,接过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证书,感受着无上的荣誉。
2014年3月,沈阳,中航工业动力所。李建榕佩戴着“全国三八红旗手”奖章,手捧鲜红的荣誉证书,接受动力所党委书记黎学勤的祝贺,回味的是走过的艰辛。
“为中国航空动力科技进步做出贡献!”这几乎是每一个刚进入动力研制领域年轻人的信念。李建榕从南航毕业到动力所工作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她选择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奋战在航空发动机设计、试验、试飞工作的最前线,用青春和汗水在航空动力事业领域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开辟了通往动力科技高峰的道路,也使自己的航空动力梦在蓝天下绚丽地绽放。
在中国航空动力事业腾飞的征程上,闪动着李建榕奔跑的身姿。2000年以后,某项目研制工作量陡然增加,曾遇到异常艰难的一个时期,研制工作一度陷入困境。为了确保项目研制,动力所在研制一线设立了试验、试车、装配、攻关、试飞“五大战区”,确定了各战区责任人。李建榕作为唯一一名女将,从时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的林左鸣手中接过了试飞战区的战旗。试飞工作是项目研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完成大量规定科目的试飞任务,试飞中将会暴露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现场负责人要具备极高的技术水平和决策能力。李建榕凭借自己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及时向现场指挥和飞行员提出应急处理方案,增减飞行科目,有效利用每个飞行起落,和团队一起逐步解决了试飞中遇到的多项技术问题,高效完成了试飞战区任务。
外场冬季严寒刺骨,炎夏酷热烤人,不但工作条件艰苦,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那些年忙碌的日子里,李建榕的身影最多出现在试车台、试飞现场、技术研讨攻关会、挑灯夜战的办公室……不断穿梭于北京、四川、沈阳、西安之间,处理各种技术问题。
奉国知命轻,忘家以身许。2009年,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她只身一人前往地处四川的中航工业涡轮院,担任党委书记,并继续承担着某国家项目的研制任务。从东北故土转战大西南、从科研转到党政工作,经过短暂的适应和调整,李建榕很快进行了角色转换,一到涡轮院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三线生活的艰苦,三线人的自强不息,尤其是汶川地震后涡轮院人的顽强进取深深打动着她,带着这种敬佩和感动开展思想工作、民生工程和文化建设,自然别有一种“人情味”。作为党委书记的她带领院党委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功组织召开院第八次党代会,制订了未来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她主责的党建、干部队伍建设、宣传、老干部及工团等工作干得风生水起:修改制定了干部岗位要求并组织完成新一轮干部岗位聘任,组织召开宣传工作研讨会、老干部座谈会、军地联谊运动比赛等,筹办支部书记培训班,提高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慰问安抚生活困难的职工,认真对待、及时处理职工群众的诉求,妥善协调解决职工在住房补贴、工资待遇、医疗等方面的问题,营造了和谐的园区环境。除了主持党政工作外,她带领科研攻坚团队奋力拼搏,突破系列技术关键,使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她用自己强烈的责任心和领导力,将负责的各项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完成了上级要求的各项任务。
2011年,李建榕的人生简历又多了两项内容:回归动力所担任高级专务、副所长,成为中航空天研究院总工程师。除了在项目研制中不断攻克难关、取得技术进步外,作为先进动力技术预研工作的负责人,李建榕潜心研究国内外各项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国情和国内的技术基础,通过调研和讨论,确定了恰当的技术发展路线,研制团队获得多项创新和技术上的突破,为未来动力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发体系是研究所的立所之本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研究所研发能力的体现,李建榕作为研发体系建设工作的带头人,提出了动力所体系建设的研制思路,组织完成了顶层规划的编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顶层思路,优化操作方法,充分发挥老专家的智慧和技术优势,注重体系的实用性。在她的带领下,动力所已基本建成了较完整、有一定先进性和工程实用性的航空发动机设计体系,并已在多项型号研制中得到应用,有力支撑了型号研制和预研发展。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一个个成绩、荣誉、光环背后的付出不是亲身经历又怎能感同身受。重担在肩,使命神圣,李建榕以其航空专家的客观理性及身为女性的心细严谨,奋斗在科研生产的最前线。她用忠诚、心血、精神意志在蓝天下奋力绽放,为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使命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李晶雪 金辰)
中国太行发动机(资料图)
中国太行发动机(资料图)
中国太行发动机(资料图)
中国太行发动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