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要闻 -> 正文

“95后”辅导员王棣:把“生科晚点名”做成学生一生难忘的记忆

信息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发布日期:2020-05-15   点击量:

王棣,男,中共党员,四川广元人。现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2017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学校“2+3”辅导员,20177月至今担任生命科学学院2017级辅导员。工作期间曾获校十佳新媒体指导老师、年度优秀宣传干事等荣誉,硕士在读期间获评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年积极投身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获2020年校五四表彰抗疫先进个人荣誉。

周日的晚点名是华中师范大学长期坚持的一项传统学生管理制度,辅导员利用集中的时间布置工作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每个周末的晚点名结束后,辅导员王棣总是步履匆忙地往家里赶,虽然看似不解,但生科院2017级的270名学生都清楚地知道他们辅导员将去做的一件事——制作《生科晚点名》周报。

大约两小时后,王棣将报纸上传到年级群和自己的QQ空间、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同时附上本期的亮点导读。看到最新一期《生科晚点名》已经发布,学生们立即点击下载,浏览过去一周的动态和辅导员的交心叮嘱,品读这一周的生科好故事

2017824日创刊以来,这份《生科晚点名》已陪伴同学们走过了113个周末。

一、周周坚守 以办报坚持思想引领

2017年暑假,刚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毕业的王棣即将在新一学期里担任生命科学学院2017级的辅导员。如何实现从学生到辅导员的身份转变,王棣对此认真进行了一番思考。

我能用四年能为学生做什么,学生能带走什么。王棣他结合自身专业,酝酿了一个计划,他将新闻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创办一份思政周报辅助自己开展工作,致力做成思想引领的一个品牌。于是,在2017级学生踏进华师校园的前一周,第一期《生科晚点名》带着辅导员的两份寄语诞生了,成为了这270名学生第一份专属产品。

2017824日《生科晚点名》第1期在2017级学生入校前见刊)

为了办出一份既贴近同学生活又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电子报刊,王棣特意对报纸的内容、栏目进行了悉心设计。他清晰地划分了头版与副刊的功能,同时打造固定栏目和特色栏目。内容是核心,优质的内容更能影响人、教育人。王棣十分重视报刊的内容建设,他开辟了生科好故事板块宣传典型事例,讲好学院故事,强化榜样示范作用。

办报对于王棣来讲是属于每个周末的头等大事2019年的一个普通周末,王棣因事赶往深圳,他也不忘带上电脑再忙也要完成报纸。凡事贵在坚持,不知不觉间,这份报纸到现在已经113期了,事实证明,它已达到了王棣的预期。自创刊以来,《生科晚点名》在网络平台浏览量累计超过100万,点赞量数千,在加强舆论引导、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体系方面的作用逐渐凸显,成为了校园思政一块亮点。加强思想引领,培养思想先进的学生作为意见领袖,在平台上发声,传递正能量。正是王棣办报的初衷之一。

(《生科晚点名》第112五四专刊上学生意见领袖理性发声)

二、把握节点 以办报战疫共克时艰

王棣在办报的过程中尤为重视时间节点的把握,每学期初他都会在晚点名的课堂上引导学生做好学期规划,启发学生以崭新的姿态开始新的学年。在随后的报纸制作中,王棣写作了《常怀感恩之心 经走年年岁岁》《2020,人生又一个转折年,你准备好了吗?》等教育文章与生共勉。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点,王棣会相应调整《生科晚点名》的专题内容,做到报纸紧跟时代脉搏,又能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

(《生科晚点名》第97期正值年关王棣撰写网文:《2020,人生又一个转折年,你准备好了吗?》)

2020年新冠肺炎在武汉暴发,作为党员的王棣滞留在汉,他毫不犹豫选择逆行而上,加入生科院疫情防控突击队,同时下沉社区基层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一份党员的力量。

疫情之下,王棣仍然坚持晚点名主题教育,坚持每周办报。他将疫情期间的周报制作成共同战疫主题专刊,累计15期,把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动态及时传递给学生,把师生与自己的战疫故事、心得分享给学生。清明节,举国悼念在疫情中逝去的生命,这天虽然不是报纸本应发布的周日时间,王棣选择连夜制作清明缅怀专刊当日发布。他说:疫情期间,办报工作不能停,越是这样的困难时候,越需要辅导员发声去正向引导学生,这个时候这份报纸的力量甚至无穷大。

在王棣本人的带动下,在报纸战疫事迹、心得的影响下,他的学生中有7人下沉基层服务群众,11人参加线上公益助学,共同加入到抗击疫情斗争中。

(疫情期间坚持办报15期报道学院、年级战疫动态及涌现出的生科好故事)

三、珍藏青春 以办报赠予独家记忆

在生科院2017级学生的眼中,晚点名后读报已然成为了习惯,成为了他们周末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绪一说:刚来大学看到这份报纸,以为是每个辅导员的工作要求,没想到这却是我们的专属。辅导员一直在坚持,很不容易。

((《生科晚点名》第57期王棣分享自己原创摄影作品))

如今,身为理科学院的他们,不仅是《生科晚点名》忠实的读者,还积极担任起了报纸的通讯员、投稿者,对办报纸、写文章倍感兴趣。因版面有限,很多同学的作品没有见报,他们却依然兴致勃勃。

(《生科晚点名》第41期王棣记录学生野外实习经历)

(《生科晚点名》第85期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发布学生投稿心得)

这份报纸记录和收藏了年级的每一次活动,囊括了学生获得的各类荣誉,书写了先进事迹,分享了心得作品。从一开始,王棣就想好了,给270名学生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牺牲周末,坚持自己办,自己发,履行这个历时四年的承诺,王棣不是没有产生过动摇的念头。每当他想放弃的时候,他都会想起自己办这份报纸的初衷——让每位学生毕业时带走一册装满大学回忆的《生科晚点名》青春汇编。

一份《生科晚点名》,不仅仅是一份电子周报,还承载着学生们四年的大学记忆。当我想到毕业后大家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还有一份一共160期的《生科晚点名》册子,就觉得心满意足了,还有一年的时间,这件事情还得坚持下去,还值得坚持下去。王棣这样说。四年时间一份坚持,他办报的故事依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