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学部):
为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按照学校“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思路,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现对我校2022级全日制本科生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做如下安排。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劳动理论课程
课程学分:劳动理论教育0.5学分
课程形式:以学院(学部)为单位,集中授课和分散授课相结合
二、课程安排
劳动理论教育8个学时,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开设劳动理论课堂,依托晚点名主题教育课堂进行。授课形式主要是结合专家学者、劳模工匠等师资集中授课,共进行4次授课,在大一学年第一学期完成。初步安排如下:
授课主题 |
主讲人 |
上课时间 |
课时 |
上课地点/形式 |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校领导、专家教授 |
大一上 |
2 |
10月底 |
劳动课程设计 |
专家教授 |
大一上 |
2 |
网络授课 |
劳模工匠的劳动故事 |
劳模工匠(外聘) |
大一上 |
2 |
网络授课 |
劳动中的我们 |
专家教授、政工干部 |
大一上 |
2 |
各学院(学部)教室 |
三、课程考核
1、考核要求:2022级全日制本科生应修读劳动理论课程,大一学年修读完,未通过者可以下一个学年重修。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60%(考勤、表现、参与度等),作业考核40%(提交“劳动中的我们”作品,结合个人经历主要谈学习后的感想),由每个学院劳动理论课授课教师负责本院学生考核评价。
四、劳动理论课授课教师职责
1.牵头负责所在学院(学部)2022级本科生的劳动理论授课安排。每次授课时,会同所在年级辅导员组织学生线下听课或者网络学习,做好考勤记录。
2.参加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的集体备课,准备并组织开展本学院(学部)“劳动中的我们”授课工作。
3.劳动理论课授课结束后,收集整理教学记录、随堂作业等资料,及时进行评价并给予成绩并录入素质课程系统。
4.结合学院实际开展专题活动,引导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
党委学生工作部
2022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