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桂声讯 10月29日下午2:30,本学期第四场辅导员沙龙思政主题教育课程备课会在逸夫化学楼501室举行。本次会议聚焦“社会适应”专题,旨在引领学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健全自我人格。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韩君华、副部长金新利,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徐芬出席本次活动,各专题负责人及各院参与授课的辅导员到场。本次活动由党委学生工作部思教办老师陈志主持。

金新利老师首先对主题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和规划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提出,主题教育课堂一是要让学生被课堂吸引,在课堂中有所触动和收获;二是要不断创新和改善课程,不让其流于形式;三是课程内容可以涉及批判性思维教育和时间管理,让学生能够记住晚点名。

徐芬老师作为“社会适应”系列课程的负责人,从“主题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切入对系列课程的资源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她认为主题教育的课程内容要依托形式去充实内涵和内容,才能让晚点名真正走入学生内心。因此,在主题教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以学生实际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重要的课程建设目标。


接下来,各专题牵头老师进行课件汇报。美术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孙宇从适应性的定义、重要性和内涵进行展示,讲述了学生适应性教育的课程备课要点。美术学院兼职辅导员程思源介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课堂的备课情况,他着重介绍了课堂互动环节——绘制人际关系图,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听、学会看、学会说。


化学学院的辅导员武双欣针对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进行了分享。她从“酒店老板与无赖”的案例出发,通过介绍现代文明礼仪,指出文明礼仪具有提升大学生品德修养与为人处世能力的重要作用,也提出了大学生应当学习有关与人交流、自我介绍与仪容仪态等基本礼仪。化学学院的辅导员马莹从认知和情感两个层次分享了该如何进行感恩教育,她在自己的课程中插入了有关感恩知恩的视频,以更生动的方式向学生们揭示感恩的重要性与意义。

各专题负责人介绍完相关教育课程后,在座辅导员就本次备课的心理学知识、价值观输出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活动最后,韩君华进行了总结讲话。她以辅导员工作价值、初心、成长为问题导向,指出要将晚点名主题教育课堂作为辅导员学习成长、深度思考和专业化的平台,升华晚点名主题教育课对于辅导员和学生的价值与意义。